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由遵义卫生学校(1956年创建)与贵州省遵义中医学校(1986年创建)合并组建而成。学校是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、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单位、全省文明校园、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、全省高水平高职院校、全省优质高职院校、全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。2021年起,学校与其他本科院校联合开展普通本科全日制学历教育。
一、校区概况
学校坐落于遵义市新蒲新区大学城,占地面积937.06亩,建筑面积47.23万平方米。
二、专业建设
学校专业设置紧扣卫生健康事业产业发展,设有6个教学系2个教学部(院),20个专业。其中:国控专业5个,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2个,省级骨干专业4个,省级特色(重点)专业2个,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,省级中医药大健康重点专业群1个,省级示范性人才培养方案4个。
三、人才培养
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万余人。近年来,省内普通高考录取考生均超过二本分数线。近三年专升本人数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中连续保持第一。毕业生年终去向落实率均在95%以上。
教师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、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5项;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1项、省级教学比赛奖项22项,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1项。教师主编、副主编“十三五”“十四五”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9部,其中获评首届全国优秀教材1部。建成国家级职业教育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资源库子项目1个,国家级、省级精品核心课程11门。
2021年以来,学生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奖55项、贵州省技能大赛获奖55项,“互联网+”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国家级铜奖1项、省级获奖37项,“挑战杯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获国家级二等奖、三等奖各1项,省级获奖53项。
四、师资队伍
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70人。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比43.7%,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1.2%。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、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,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、省级先进工作者1人,省管专家1人、市管专家2人,贵州省高层次创新人才“百层次”1人、“千层次”16人,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1人,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、职教创新团队1个、职教名师3人、省级金师1人,省、市级名老中医8人,市级针灸推拿大师1人。省级以上学术团体任职21人,涉及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、中国药理学会分析药理专业委员会、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49个职位;省级各类表彰14人,市级各类表彰47人。
五、科研与社会服务
学校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、全国中医药科技成果直通车承办单位。建有设施设备完善的科技服务中心。有1个省级、2个市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、12支市校联合科技人才团队、7名市级科技特派员,定点帮扶黔北地区多个区县,与省内外11家企业开展科技合作。
2019年以来,学校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3项,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,省科技厅项目9项、省教育厅和省社科联项目35项,市级科技项目和市校科技合作项目117项,项目经费总计913万元;发表SCI和北大核心期刊论文112篇,获得专利88项(其中发明专利13项);获省级科研成果奖5项、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荣誉9项;4项校企合作“妆食同源”产品通过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。
六、校园文化
学校依托遵义丰富的红色资源,将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融入办学全过程,形成了“红色基因传承、仁心厚德育人、中西医并重、医康养结合,面向基层,服务地方发展”的办学特色。办学69年来,累计培养学生9万余名,70%的毕业生扎根全省基层卫生战线,开展基层各类卫生人才相关培训累计4.5万人次,为兜牢基层卫生健康事业网底作出了重要贡献。培育了“思泉讲习堂”“龙思泉志愿服务队”等文化育人品牌。红色文化育人成效获《光明日报》《人民网》《新华网》《中国青年报》《贵州新闻联播》等权威媒体专题报道,《红医铸魂 精业济世》案例入选教育部2024年职业学校“技能成才・强国有我”典型案例,“红医精神传承基地”被授予贵州省教育系统“理想信念教育基地”。学校是遵义市遗体器官捐献接收站、遵义市无偿献血先进单位。
七、对外交流
建有设施完善的国际教育学院,招收俄罗斯籍、老挝籍、越南籍、蒙古籍、印度尼西亚籍等国际学生。与日本、老挝、泰国相关院校及企业建立交流合作关系,先后派出多名教师赴美国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澳大利亚等国进行研修、访学。依托中国—东盟教育交流周平台推进开放办学,5次获批中国—东盟教育交流周“知行贵州”丝绸之路青年交流计划单位。学校是中国—乌兹别克斯坦医学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。
八、实习、实训场所与校院企合作
按照专业设置建设了298个校内实验实训场所,包含47个基础实验室和251个专业实验室;建立了66个校外主要实习基地,包括48所三甲医院、10所三级医院、6家全国知名医药企业,2家省级产教融合型培育企业。
与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、江津区中医院、绥阳县人民医院、绥阳县中医院、杭州贝康健康科技集团、苏州盛达制药有限公司、贵州百灵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、遵义贝齿口腔医院有限公司等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和订单班培养,探索多种合作育人模式。
九、附属医院
附属中医院(遵义市中医院)创建于1956年,是集医、教、研、防、康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。编制床位1400张,专业技术人员800余人。医院是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、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中医类别实践技能考试基地、贵州省西学中培训基地、全省示范性中医康复能力提升工程试点单位、省级示范性中药制剂中心试点建设单位。医院康复科、老年病科为国家级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及培育学科,有9个省级重点(含建设)专科,在全省率先打造中医经典病房。
(数据更新截至2024年12月)